<code id="dutnn"><ol id="dutnn"></ol></code>

<td id="dutnn"></td>

  • <td id="dutnn"></td>

    1. 99A坦克副總師:為了三代坦克干了兩個多月木工

      2022-11-11 17:12:48 611

      坦克素有“陸戰王”之稱,它集高機動性、強火力和防護于一身,從誕生之日起就站在裝備發展的制高點,代表著一個陸戰裝備的技術水平。今年2月,由我國自主研制的VT-4主戰坦克在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中亮相,成為常規地面車輛中的人氣裝備。有媒體稱,它的亮相標志著我國外貿型主戰坦克成功走向國際市場。

      近年來,中國坦克一次次高光亮相,日趨完善的新結構、新材料和新技術,讓我國坦克制造工業逐漸步入世界先進行列。我國的坦克車輛總體研究所——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是全程的見證者。今天,記者就帶您走進研究所,聆聽軍工人的心靈故事,探究我國“陸戰王”如何從這里駛向戰場。請看報道:

      每一代坦克都在這里留下“藍圖”

      爬縱坡、過壕溝、涉水池、蛇形機動……在去年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,由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參與研制的VT-4主戰坦克和VT-5輕型坦克,展現出高度的機動性和強大的越野能力。記者來到研究所的一個念頭,就是想近距離感受它們的魅力。

      “兩款外貿型坦克的很多技術都是移植于我國第三代坦克?!毖芯克傮w技術部主任劉勇將記者帶到了“履帶整車試驗室”。只見一輛99A坦克科研樣車履帶飛轉,如同馳騁在一臺大型的“跑步機”上,進行著加速、制動、轉向、爬坡等各種機動性能的綜合測試。

      “我們習慣稱它為‘雄獅坦克’,因為它的性能已步入國際先進行列?!?劉勇說,99A坦克配有先進的火炮、裝甲、動力以及火控系統,是我國目前主戰坦克的很好的作品。

      該所領導告訴記者,早在三代坦克研發之初,他們就定下目標:研制出水平的坦克。然而,話說起來容易,路走起來卻異常艱辛。

      很難料到,我國首輛三代坦克的模型竟是木頭做成的。談及此事,99A坦克常務副總設計師李春明有一段經歷,上世紀80年代,為設計第三代坦克,他和同事靠手工在一面墻上繪制坦克設計圖,為了建模驗證,他們還“轉行”干了2個多月的木工……

      憑著一股韌勁,軍工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瓶頸。歷經15年的艱苦攻關,我國第三代坦克成功定型列裝,并得到“科技進步一等獎”。

      從首輛59式坦克到的99A坦克,北方車輛研究所走過了一段艱辛又令人振奮的發展之路。幾十年的探索實踐,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,成功擺脫單純仿制的發展模式,實現了我國坦克從仿研仿制到自主研制的一次跨越。

      每一輛坦克誕生都面臨“極限大考”

      “我是一只候鳥,卻飛著別人相反的旅程……”一首軍工人的歌曲《候鳥》,唱出了北方車輛研究所試驗人員的真實感受:冬天,他們帶著新型裝備趕赴滴水成冰的北國邊陲;夏天,他們趕到酷熱難耐的南國地區……

      為適應戰車全天候作戰需求,試驗人員常常忍受冰火交加的日子。每年元旦前后,軍代表和研究所的技術人員都要趕赴黑龍江省塔河縣,進行極寒條件下的裝備動力效能測試。

      “如果戰車的各項性能能夠經受住極寒天氣考驗,也就能夠在我國任何一個寒冷地域正常運轉?!瘪v該所軍代室工程師衛繼新告訴記者,每次試驗前,戰車都要在零下40℃的環境下冷凍48小時,而且試驗中必須開窗駕駛,無論是人還是車,里里外外都會灌滿冷風。

      在盛夏的南國赤地做試驗時,情況恰恰相反。想要檢測坦克車在高溫條件下的適應情況,必須關閉所有門窗,裝甲板在高溫的連續炙烤下,溫度高達60℃。為防止皮膚燙傷,檢測員身著厚厚的工作服,在猶如“蒸籠”般的坦克車艙內進行試驗操作。

      這些年,軍工人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天南海北:趕赴海拔3000米的高原,檢測戰車發動機在低氣壓環境下的工況;開進荒漠戈壁,測試戰車對不同地形的適應能力;轉戰高濕高鹽的海島,進行水陸兩棲裝備抗風浪性能測試……

      “想拿到部隊敲門磚,不是件容易事?!瘪v該所軍代室總代表王東說,每一款新研制的戰車,都要在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地形和惡劣氣候條件下測試通過,才能定型配發部隊。

      每一次自主創新都緊盯戰場需求

      在“坦克傳動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”,記者見到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專家、傳動系統技術領域帶頭人周廣明教授。

      “這臺裝置能夠讓坦克擁有更好的機動、加速、轉向及制動性能,是現代坦克先進性的典型標志?!?站在一個實物大小的“新型綜合傳動裝置”模型前,周廣明告訴記者,他和團隊歷時7年研發,每一個零部件都實現了自主研制。

      誰能想到,20年前,我國對于動力傳動系統的研究還是一項空白。當時只有一些發達能夠研制生產綜合傳動裝置,這樣的核心技術,就是出再多的錢也買不來。

      “只有轉變觀念,主動創新攻關,才能擺脫落后局面?!?1986年,周廣明開始了傳動系統的研發工作。方案設立、試驗、改變……他們自己都記不清查了多少資料,消耗了多少計算用紙。

      無數艱辛換來累累碩果。近年來,周廣明帶領技術團隊自主研發出17款適用于坦克裝甲車輛的綜合傳動裝置,先后2次得到“科技進步二等獎”。

      穿過彎曲的走廊,記者來到“人-機-環境試驗室”,只見半空中懸著一臺披著迷彩“外套”酷似裝甲車身的大型全艙模型,轟隆隆地進行模擬戰場環境測試。

      “這款試驗臺一經投入使用,就深受部隊官兵喜愛?!?試驗室車間領導介紹說,它能模擬噪音、濕熱、寒冷等多種戰場真實環境,趨于真實的視景系統還可以讓駕駛員體驗砂石路、河灘路等多種野外環境。

      有了這款全艙模型,部隊官兵可以直接上車體驗并提出建議,不用像以往那樣裝備定型后再配發部隊進行意見收集,縮短了新裝備的研制周期,讓裝備更加貼近戰場需求。

      “我們一直把實戰化作為戰車研發的標準?!闭劶拔覈箍搜b甲車輛未來的發展趨勢,作為某新型裝備研發總工的李春明總結出了12個字:智能化、無人化、網絡化、輕量化。今后,他們還將建立開放式的研發體系,在空調、信息處理等通用系統上引入民企的優質資源,推動國防科技和裝備的軍民融合發展。

      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所轉載的所有文章、圖片、音頻視頻文件等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,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郵箱地址:3205845866@qq.com


      91在线免费视频
      <code id="dutnn"><ol id="dutnn"></ol></code>

      <td id="dutnn"></td>

    2. <td id="dutnn"></td>